几个朋友都曾感叹:几年的努力打拼,收益远没有在一线城市买套房来的更多更轻松。
所以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但是我经常困惑的是:
怎么选择?
选择什么?
选择之后?
TA会告诉你说结合自身优势及资源进行选择。
我细细想来:
首先怎么选择?
面上的广泛了解知晓:储备。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并非一句空话。
如果李晓来当初并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如你我一样看到比特币新闻,也就是图个热闹,一扫而过。他也不会抓住机会,成就比特币的中国首富。从当初的1美元到现在的4000多美元,这筋斗比房价翻的厉害吧。
其次,选择什么?
点上的突破:注意力。
绕到老路,根据多样的尝试,终究会发现你所喜欢的、擅长的、贴合未来趋势的,进而在点上花上注意力,最终会在此点上获得丰厚的回报。
要知道,一点点注意力的持续集中,就已经甩出很多人几条街。
说到注意力,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年初许下的心愿。
过了多半年,我还好记得年初许下了三件事情:
坚持在博客里写文章。只因为我一个很信得过的朋友的一句话,写作,能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培养思维能力。
锻炼身体,对自己身体好点。活出质量的根基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健康的体魄吗?如果每天身体上隐患而不积极排除,而在为了其他有的没的耗费时间,是否本末倒置了?
锻炼演讲能力。我曾经上台有三抖:手抖腿抖声音抖。让我当众演讲或者上台朗读,kill me, please.
所以我定下了这三个今年要做的事情。
而完成情况?
除了第一件还算坚持的话,剩下的两条都没有做彻底。
第二件锻炼身体,只有在一件事情的刺激下坚持了一段时间。(这件事情是什么,是这篇文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三件,打脸中。
说到第三件锻炼演讲能力,就说到了最终的点:选择之后?
选择之后,该怎么做?
最近爱上了“套路”这个词。
凡事讲究一个套路,套路熟了,从A点到B点,就一路打通。按照套路不断实践,基本就能完成个八九不离十。
年初的计划,说是锻炼演讲能力,并没有规划自整体,细化到步骤。
按照罗振宇的解释,管理理念中什么是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就是讲究“具体”。再宏达的目标也分解成具体的小任务,再想任务再具体怎么完成,与之对立面的就是asshole.
很抱歉,你我都有asshole的一面。
凭感觉,不细化怎么执行,那愿望只是个奢望而已。这也就是懂的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个人实例。
“We all know the WHYs, but don't know the HOWs." 这是我自个琢磨出的一句英文,怎么又是一个道理?!
“套路”即有效的教程方法。
如果让我说如何用比特币投资,我会是一脸懵B的表情;如果让我做个wordpress网站,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套路学会了,练就一套身体或思维肌肉。
那么剩下的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