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朋友跑完昆明举办的国际半程马拉松赛,20多公里,用时2小时06分钟,running man!
对我等半小时跑4公里还累的呼哧带喘的大叔来说,这真TMD是壮举了!
话说老杨这哥们有好多我挺佩服的,人又帅又有影响力,我要是女的我就老稀罕他了,对他的建议很多都是“从谏如流”,自己的很多观念都是被他带过来的。
记得当年刚毕业,几个同学大家在一起租房子住,经常晚上就个问题就能BALABALA讨论的热热烈烈,而我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却没有多少观点,感觉A说的对,B也说的没错。给我一个问题,别的人都能侃侃而谈,而自己却说不出所以然来。没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与意见。这种要不得了。所以,
今年年初,约他出来聊天。谈起来14年的计划,推荐我可以试着写文章,坚持写,就会有所收获。
写文章?这个我喜欢,杂事杂感早就开始了,继续坚持吧,写着写着就顺溜了。
中国有句老话怎么说着,是不羡慕远方的皇上,只嫉妒隔壁的邻居?
身边有个正能量,且又把能量转化为动能的朋友总是件幸运事。
现在我对他越来越有这种感觉,凡事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观点,并为自己所认为的观点践行之。比如健身,比如穿衣,比如读书,都能将出个所以然来,并且让你听的,嗯~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许就是人格影响力吧。
起初我们都迷茫,水平都差不多,但是随着书阅读越多,各种英文读的刷刷的,最关键的,他自己说,爱思考。很多事都会认真思考,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今天读了MR.HUA的这篇深度思考的文章,http://ask.imiker.com/question/387
更有所感悟。
1. 拥有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为这个观点丰富上自己的践行事迹。比如穿衣风格,比如锻炼身体,比如学习英语。而我们很多,别说很多,就我自己,时常都是没有观点!左也对右也对。看到一件事后,没意见。而老杨长期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天天瞎B思考。想多了想深了就成了自己的观点,并坚信并践行之,就形成了自己的三观。
2. 有目标并一切有助于实现目的的东西,do it. 现在的目标是就把英语学好。一切以学好英语的手段和方式,都是可以实行的。所以,人家水平不高哪行啊。一句半程马拉松前的:今天的战略:内心欢喜,不动声色。Guys, cross ur fingers 4 me! 就知道水平几何了。你看我还得有道查查cross finger啥意思,是吧。当然厚重的根有时候只会以一课小苗的形式展现,你怎么知道他常常铺着本厚厚的英文原著挑灯夜读并乐在其中的事情呢。之前还曾“吹牛B”的说现在写给老外的邮件,来来回回,很多老外回复问你出国留学过?i enjoy your writing! 这才是最大的褒奖啊!
3. 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干不喜欢的事情,其实面对的困难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干自己喜欢的遇到困难心态就容易征服。而不喜欢的就勉强了。那么为什么不干点喜欢的呢? 怎么?这观点也是昨天他说的,我去!
说到这,那么还是推荐篇文章吧,罗辑思维微信号里回复“兴趣”得到的:为何你的生活那么无趣
“如果你真的希望生活过的特有趣,让我告诉你兴趣的真相—兴趣不是那件让你舒舒服服就成功拿到结果的事,兴趣是那件让你白天痛苦的想,晚上睡不好,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苦笑骂娘一边咧着嘴干完的事情,那才是兴趣本来的样子。”—摘自古典新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